同城凤楼网站app_4小时400元快餐联系方式,微信附近100块,51pc·mc茶馆官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县区动态 > 文章正文

宁县:千年非遗焕新彩 巧手织就幸福路

时间:2025-05-15 09:26:00 字体设置:

 

  初夏时节,走进宁县的各个手工香包作坊,五彩丝线在绣娘手中翻飞,艾草、薰衣草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一枚枚造型精巧、寓意吉祥的香包,正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承载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走进宁县惠湘灵韵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手工香包制作车间,绣娘们忙着赶制新品订单,穿针引线,填充定型,缝合装袋,一个个精美的香包便制作完成,一派繁忙景象。

  “做刺绣,厂里有啥做啥,这个就是小白菜,还有哪吒等其他图案,多得很,这都是我们村上的人,有时间来到厂里做,没有时间拿回去到家里有空了做,一月还能挣一千八九到两千元。”杨雪苹说的厂子是位于宁县湘乐镇任劳村的惠湘灵韵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香包刺绣厂,公司主要生产香包、刺绣和各种手工艺品,目前总共吸纳任劳村及周边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先后组织了近20多场次的香包缝合,剪纸,手工刺绣等手工技能的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000人。

  杨雪苹参加培训后,不仅成为了香包厂的技术骨干,更通过直播带货月销香包500余件。和杨雪苹一样,任劳村村民石莲草也是香包厂里的技术骨干,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有不少的收入,让石莲草感觉人生有了新价值。

  宁县湘乐镇任劳村群众石莲草说:“忙了就在地里忙,闲了就把这领回到家里做,一个月收入好的就是两千元,收入不好的就是一千五六百元,能挣一点零花钱。”

  近年来,宁县惠湘灵韵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工坊+互联网”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目前,香包绣制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结出了“累累硕果”。

  宁县惠湘灵韵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亚萍介绍说:“咱们主要生产的是香包、刺绣、刺绣布鞋,主要是端午节卖的一些东西,吸纳150人左右就业,其中有十几个残疾人,咱们活儿也适合残疾人干,还有一些留守妇女,可以带回家自己在家里干,不耽误带孩子,年产值500万左右?!?/font>

  宁县香包制作技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民俗中,端午佩香囊、孩童戴生肖香包的习俗代代相传,针脚里缝制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来,随着香包节和农文旅融合的火爆出圈,宁县香包也乘风而上,绣娘们用一根银针、几缕丝线,不仅绣出了文化传承的新篇章,更绣出了一条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这两年香包节的带动,咱们这个农文旅带动的订单多一点,销量比较好一点,比往年一年销量能增加10%左右,咱们妇女收入也增加了,之前由几千块钱一年,现在一年都挣得过万了基本上?!备仕嗄鼗菹媪樵厦袼孜幕悼⒂邢薰靖涸鹑送跹瞧妓怠#ㄈ教寮钦咧Y缓欤?/font>

 

编辑:姜 大捷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