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16:15:00 字体设置:大 中 小
西峰区团结小学建校于1931年,现有桐树街、顺化路、育才路三个校区,下辖125个教学班,学生6397名,教职工360人。团结小学以百年文脉为根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精准对标《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六个好”要求,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式的文明育人体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
团结小学六年级开展“健康成长 快乐学习”心理团辅活动。
价值引领强根基 锻造文明创建“主心骨”
学校以“价值引领、文化浸润、制度保障”三维驱动模式筑牢文明校园建设的“主心骨”。一是价值引领铸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红色讲堂”“榜样故事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文化浸润固本。深挖百年校史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创新传承“团结、奋进、求真、向善”的精神内核,让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三是制度保障赋能。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行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作用,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格局。
2022年10月14日,西峰区团结小学举办“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庆祝建队73周年主题活动。
多维育人促成长 构建德育工作“新范式”
创新构建“课程浸润、自主管理、社校联动”三维培育体系,让德育工作有深度、有温度。一是课程浸润夯实文明根基。将文明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如:语文课上,学生诵读经典感悟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案例研讨强化规则意识;科学课通过实验培养求真精神。二是自主管理涵育文明自觉。设立“校园文明岗”,由学生自主监督课间秩序、卫生保洁等,在自我管理与同伴监督中强化文明意识。三是社校联动拓展实践场域。与法院共建“红领巾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携手市博物馆开发“文物里的文明密码”研学课程;联合人武部开展国防教育周活动,将文明教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厚植学生责任担当。
2024年3月18日,西峰区团结小学开展校园+国旗下课程“文明始于点滴,创建从我做起”。
阵地创新激活力 打造文明教育“强磁场”
采用“传统阵地焕新”与“活动内涵深化”双轨并行模式,让文明教育“活”起来、“实”起来。一是在传统阵地换新方面:打造“榜样直播间”,邀请“新时代好少年”“礼仪之星”等走进校园广播站分享文明故事,以身边榜样激发全员参与热情;利用校园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定期推送文明主题内容,营造浓厚氛围。二是在活动内涵深化方面:创新开展“四节两礼”特色活动(“智慧科技 创想未来”科技节、“灵珠育苗 星耀未来”艺术节、“体育聚力 点亮未来”体育节、“书润童心·阅启智慧”读书节、“携手共奋进 一起向未来”入学礼、团花簇锦“皆”少年 追光逐梦“毕”有为毕业礼),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4年2月26日,团结小学在学?;嵋槭艺倏?024年春季师德师风教育专题会。
德能并修铸匠心 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
秉持“师德为根、专业为本、团队为魂”理念,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师德涵养铸师魂。将“四有”好老师标准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最美教师”评选、师德论坛等活动,通过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强化教师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二是专业提升强本领。依托“班主任讲坛”等平台开展文明教育专题研修,组织案例研讨、教学竞赛提升育人能力;推行“青蓝工程”,促进新老教师结对成长。三是团队凝聚促发展。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教师文化,组建跨学科教研组鼓励教师协同创新;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会、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氛围。
西峰区团结小学学生图书阅览室。
文化浸润润童心 绘就校园文明“新图景”
着力构建“精神、制度、环境”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让文明可感可触。精神层面,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通过新生开笔礼、升旗仪式、校歌传唱等仪式教育强化校园精神认同;设计?;铡⑿F斓任幕?,增强师生归属感。制度层面,将文明理念融入《学生一日常规》《教师行为规范》,细化课堂纪律、文明礼仪等要求,形成师生行为准则?;肪巢忝妫蛟臁傲⒌率魅恕敝魈饣ㄔ?、班级文化墙、学科特色功能室等校园景观。如“好习惯长廊”以互动游戏引导行为养成,“红色长廊”展示地方革命历史,“非遗工坊”传承传统文化,“科技长廊”点燃强国梦想,让校园每一处空间都成为文明教育的载体。
西峰区团结小学校园。
环境育人筑未来 构建文明校园“生态圈”
以“空间打造、安全护航、数字赋能、联动共治”为抓手,构建秩序良好的校园生态圈。一是打造立体育人空间。构建“层楼蕴德”空间体系,将校园转化为“立体教科书”,通过沉浸式环境设计实现“一墙一景皆育人”。二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建立常态化安全应急演练机制,模拟火灾、地震等场景提升师生避险能力;组建“教师+保安+家长+民警”护学岗,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三是数字赋能家校共育。依托“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开发“家校文明共育平台”,实现家校信息实时共享,推动校园治理智能化升级。四是联动共治周边环境。联动城管、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共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建立“商铺诚信联盟”,净化育人生态圈,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姜 大捷
文明创建 更多>>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