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凤楼网站app_4小时400元快餐联系方式,微信附近100块,51pc·mc茶馆官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道德模范 > 文章正文

【庆阳榜样】志愿微光传大爱——记第八届庆阳市道德模范王杰理

时间:2025-07-01 15:53:00 字体设置:

 

  王杰理搬运公益物资。 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摄

  他是扎根乡土的企业家,是冲锋在前的抗疫战士,是护航青春的高考卫士,更是用爱编制公益网络的“点灯人”。多年来,他用一件件平凡善举,传递着无疆大爱;用一束束温暖微光,汇聚起强大能量,成为陇原大地最动人的文明注脚。他就是第八届庆阳市道德模范王杰理。

  一段经历,埋下投身公益的种子

  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如阴霾笼罩各地。彼时,正在大学校园里的王杰理,隔着防护口罩嗅到了空气中的不安与焦灼。当大多数人选择闭门防护时,他却毅然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成为校园抗疫队伍中的一员。这段特使时期的经历,悄然在他心中埋下了投身公益的种子。

  “那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日子。”王杰理每天穿梭于校园各个楼宇之间,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检测、生活物资配送等工作,耐心安抚同学们的恐慌情绪。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王杰理深刻体会到,微小的善意汇聚起来,足以筑起守护生命的城墙。

  1983年出生于庆城县驿马镇的王杰理于2002年考入甘肃中医药大学,就读期间,他积极参与“抗击非典”志愿服务,组建学生社团“吹拉弹唱”协会,分别在甘肃省、兰州市老年福利院多次进行慰问演出,为数百位老人送去温暖与欢乐。每次演出演出结束,老人们都会紧紧握住他的手,眼含热泪地说:“小王啊,你们一来,这里就热闹得像过年?!?/font>

  2007年,王杰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当人生扬帆起航时,一纸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书如晴天霹雳。但只用了一个晚上,他就恢复了平静,他想起一句老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带着这样的信念,他毅然南下浙江台州。在台州的中小企业里,他白天跑市场、学管理,夜晚研究康复理疗知识。令人惊叹的是,两年后复查,医生宣布他的病情完全缓解。这个医学奇迹背后,是他用乐观心态与病魔博弈,用拼搏精神改写命运的传奇。

  2009年,王杰理带着在南方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炽热的创业梦想,毅然回到家乡庆阳这片热土。他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创立了庆阳大象汽贸有限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但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创业作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一步步打开市场局面。

  虽然商海沉浮忙碌,但王杰理从未忘记自己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的志愿者初心。他将公益理念深深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在公司内部积极倡导乐于助人、甘心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亲自带领员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在王杰理的带领下,大象汽贸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更在公益事业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公司员工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人生的价值。王杰理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有卓越的商业才能,更要有一颗回报社会的赤诚之心。他的善举,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志愿星火,用行动汇聚起大爱

  2023年4月,王大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温暖的涟漪?!巴醮笙蟆敝驹阜穸有涯康谋曛境晌矶嗳诵闹形屡姆?。如今,很多人已经不记得王杰理的真名,都喊他“王大象”。而王杰理,深知“王大象”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责任,驰骋商海的他常常手握方向盘,穿梭在庆阳"七县一区"的大街小巷、田间院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

  王杰理在义务献血。 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摄

  每年中高考季,当学子们奔赴考场的关键时刻,服务队的“爱心送考”车辆就会准时出现在街头巷尾。这些贴有醒目标识的车辆,像一支支温暖的护航舰队,几年来累计护送8000余名考生平安抵达考场,为他们的人生重要时刻保驾护航。

  在扶贫济困的道路上,王杰理带领团队深入乡村,用脚步丈量民情。30余次“助残助老 关注困境人群”活动,让596户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158名留守儿童在“情暖童心 与爱同心”活动中绽放笑容;283位孤寡老人在重阳节收到了温暖的祝福;243名重症患者、残疾人士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是王杰理及志愿者们用双手托起的希望。

  敬老院里,总能看到王杰理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15次“陪伴有爱,敬老爱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他们不仅为老人们体检、理发、做饭,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志愿者们陪老人话家常,为他们穿上新衣,生起炉火,让寂静的敬老院充满欢声笑语。这些温暖的瞬间,不仅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更点亮了他们的心灵。

  在社区建设中,王大象和他的团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52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涵盖了无偿献血、义务植树、便民服务等各个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创新推出的“爱心积分”超市项目。84间“爱心积分”超市,不仅是物资兑换的场所,更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平台。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村民们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同营造乡村新风尚,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其实志愿者往往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意味着大多数时间都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但志愿者往往可以看到最纯净的微笑,收获最真挚的感动,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王杰理说,他带领志愿者们踏遍了庆城县八镇七乡六大社区的角角落落,所到之处,留下的是爱的足迹和被温暖治愈的心灵,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感召之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目前王大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人数已经达到了170多人。

  王杰理和他的志愿服务队,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大象”,用宽厚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用温暖的心传递人间大爱。他们的足迹遍布庆阳大地,他们的善举感动着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一碗炒面,开启“商贤”公益路

  2025年的这个春天,陇原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庆阳这座城市,也因一份特别的温暖礼物,变得更加动人。由庆阳新乡贤联谊会重点推出的公益面馆“庆阳炒面”,宛如一颗温暖的火种,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爱心与善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温情地标。

  王杰理与前来吃饭的老年人进行交流。 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摄

  走进“庆阳炒面”面馆,热气腾腾的氛围扑面而来。师傅们在开放式的厨房里忙碌着,熟练地翻炒着面条,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悦耳的声音,伴随着浓郁的面香,瞬间勾起人们的食欲。店里的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挂着庆阳的民俗风情画,“贤从一碗面开始”的标语诉说着这家面馆的独特之处,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作为一家充满公益属性的面馆,“庆阳炒面”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在这里,军人、消防员、环卫工人、残障人士在这里享受半价优惠;外卖员、快递员、烈属遗属及老人享受八折优惠;耄耋老人更是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炒面;网约车、出租车司机、退役军人、警察、学生、教师、医护人员及城市其他部分特殊群体也能享受到八五折的优惠。每当他们走进面馆,脸上都洋溢着感激与满足的笑容。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面,不仅暖胃,更暖心。

  “我有一个梦想,用正心、正念、正能量,通过商业行为做社会公益,带着一群人,用一辈子做好一碗面?!蓖踅芾碚驹诿婀菝趴冢醋湃死慈送?,眼神坚定而充满信心?!耙蛭煌朊妫屡蛔??!?/font>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自今年2月15日开业以来,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庆阳炒面”日均接待优待对象超过300人次。

  “以前开展公益活动,大多是通过捐款、送慰问品、义务劳动等形式,受众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蓖踅芾砀锌厮担蚁绲囊澄幕约跋缦兔堑某喑现?,都凝聚在这一碗面中。“开公益面馆,不仅拓宽了受益人群,更重要的是,它能传递家乡的温暖和饮食文化,让每一个走进面馆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归属感’?!?/font>

  从个人善举到团队行动,从守护生命到点亮希望,王杰理用二十余载光阴,在庆阳大地书写了一部动人的公益史诗。他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温暖足以融化寒冬。”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庆阳人加入公益行列,让庆阳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爱的温度。

 

编辑:姜 大捷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